|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View
 

16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吳美幸 9 months, 2 weeks ago

段范芳水 81184015I

段范芳水_華人移民專題研究—期末報告.pdf

 

壹、     研究背景 

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一天的活力、營養始於早餐,換句話說,早餐是每天攝取能量的開始,因此被視為是重要的一餐。Odegaard et al. 2013)在一份長達18年的研究中,追蹤了5000多名男女吃早餐的頻率。研究結果發現,跟每週吃不到3次早餐的人相比,每天都吃早餐的人可以減少34%的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43%的肥胖機率以及40%的腹部肥胖機率。對於每星期至少吃46次早餐的人來說,能減少24%的罹患第二型糖尿病機率、25%的肥胖機率。除此之外,習慣吃早餐者因為能攝取一天所需要的營養素,如:鈣質、纖維質、鐵質、維生素C,而有助於身體各方面的新陳代謝,因此能維持健康,記憶力、專注力和語言能力也比較佳(林雅恩,2019)。由此可知,早餐在促進健康體能上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不僅能維持青少年的體重、促進健康體能,而且還能提高認知能力、記憶力與學習能力(羅心余、賴冠菁、何倩瑩、黃詩瑩,2012)。

近幾年來,以早餐為主題的研究越來越多。根據華藝線上圖書館(Airiti Library)和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National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in Taiwan)搜尋有關早餐的結果可知,目前,大部分跟早餐主題有關的研究領域大多為醫藥衛生、社會科學、人文學、生物農學、工程學、基礎與應用科學、商業及管理學門等學科。不過,除了跟人體健康、餐飲管理等領域相關,早餐的飲食方式也反映了一個族群、社會的文化;而針對臺灣早餐飲食文化的華語文教學領域之研究寥寥無幾。因此,若能以早餐為題,介紹臺灣早餐飲食文化,就能讓華語學習者更加了解兩國之間在飲食上的文化差異。

二、          研究目的與問題 

本研究之研究目的是透過臺灣電影《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之內容,介紹臺灣的早餐飲食文化。基於上述的研究背景、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本研究欲探討如下問題:

(一)電影《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中,介紹了臺灣的哪些早餐?

(二)電影《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所反映的早餐飲食文化為何?

(三)透過調查,越南人對電影裡面所出現的主要台灣早餐之想法為何?

(四)透過調查,越南華人對電影裡所出現的主要台灣早餐之想法為何?

(五)電影所反應的台灣早餐飲食文化與越南早餐飲食文化之差別為何?

貳、     文獻回顧 

本研究的文獻回顧共分為三個部份。第一部分為闡明本研究之「相關早餐的名詞解釋」,第二部分探討「臺灣早餐之相關研究」,最後為「飲食文化角度的早餐」。

一、          相關早餐的名詞解釋 

以《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為依據,「早餐」即是早飯、早點的意思。具體的說,早餐可以被理解為起床後的第一餐(謝其湘,2020)。早餐的食用時間從清晨至正午前的時段,餐點為上午的正餐以及點心(林琴斐,2017)。

二、          臺灣早餐之相關研究 

許嘉麟(2021)指出日常的早餐除了變動性大以外,也具有不規律的特性,因此用餐的形式與食物較為豐富多樣,並且能即時反映當今社會的飲食流行,也使早餐主題更有研究潛力。關於臺灣早餐類型方面,謝其湘(2020)整理有關臺灣早餐文化變遷議題發現,臺灣早餐在戰前的類型多以在家食用米食為主,因此比較單調;而臺灣戰後的早餐類型變化極多,早餐選項中多了西方的三明治與中國大陸的燒餅、油條。嚴培瑋、陳秉鎔、李姵儀、蕭淑藝(2019)指出臺灣早餐主要分為中式與西式兩類,而這兩種經過改造後還能保留臺灣之特色;其中,西式主要有三明治、漢堡配紅茶、咖啡等飲品,而中式早餐則以豆漿、米漿等飲品配包子、饅頭、燒餅、蛋餅、蘿蔔糕等。另外,許嘉麟(2021)研究了臺灣西式早餐店的角色和戰術,研究結果發現,由於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受工作和學習之影響,讓早餐的用餐時間被壓縮。為了節省時間,多以簡便、快速的早餐為主。因此,西式早餐店成為最佳的選擇,有助於人們快速取得早餐的需求,並且彰顯早餐在臺灣早餐飲食的重要性。

三、          飲食文化角度的早餐 

就「飲食文化」而言,張玉欣、揚秀萍(2004,頁9)認為該定義指的是人類發展以及決定飲食的方式和喜好之程度;其範圍可從空間與歷史的角度探討,包括:飲食食物、器具、加工技藝、烹飪方法等方式,以及跟飲食有關的思想、哲學、禮儀、心理等意識形態。而陳玉箴(2015)認為「飲食文化」即是人們在特定的社群或者地區所共享的飲食方式,包括三個面向:「行為」、「認知」以及「物質」。其中,「行為面向」指的是飲食的行為舉止、人們之間的互動方式,如:外食、請客、共餐、分享食物等;而「認知面向」即是人們對飲食與外在世界之間的現象之理解和看法,如:喜好、禁忌、價值判斷等;最後,「物質面向」指的是對各種食物(米、麥、乳、馬鈴薯、肉)的認知、運用以及賦予不同的價值。此外,陳玉箴(2015)把「飲食文化」的內涵與構成要素分為「食物面」、「形式面」與「象徵面」三個面向。所謂的「食物面」指的是食材、料理、烹飪方式等;而「形式面」即是用餐禮儀和規範,包括:飲食結構和用餐時間、方式與相關禮儀;最後,「象徵面」指的是該食物的影響,如:飲食禁忌、飲食所涉及的文化認同等。

本研究以臺灣電影《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為主要材料,並參考以上有關「飲食文化」的文獻,將電影裡所呈現的早餐按照陳玉箴(2015)所提出的「飲食方式」以及「飲食文化的內涵與構成要素」進行分析。此外,透過Google Form調查越南人對自己與越南華人的早餐飲食之了解。同時也調查越南人對電影裡所呈現的早餐之了解。其後,將越南人與台灣人的早餐飲食進行對比,並根據越南人對台灣早餐之了解進行教學設計。具體的臺灣早餐特色分析如圖下所示。

 

1 臺灣早餐特色分析

參、     研究方法 

一、          文獻研究法 

本研究透過搜集與臺灣早餐飲食文化議題相關之研究(如:網絡、書記等不同渠道),進行閱讀,了解前人在該主題中的研究成果;並且將所搜集的理論、相關結果作為電影分析以及對照之依據,從而更加了解電影所傳達的臺灣早餐飲食文化之意涵。

二、          案例分析法 

本研究以臺灣電影《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為例,列出電影中所呈現的早餐,並且將其按照所參考的理論進行分析,闡明電影所要傳達的臺灣早餐飲食文化。

三、          問卷與對象 

本研究以線上Google表單為收集數據的主要工具,了解越南人與越南華人對電影所呈現的台灣早餐之想法。因此,本研究以越南人和越南華人為研究對象,設計兩份問卷。問卷區分兩大部分,分別是背景資料以及早餐相關之題目。其中,背景資料共有2項,分別是民族與個人早餐習慣;而第二部分又分為三個小部分,包括越南人的早餐、越南華人的早餐,最後為食物/飲料與用餐時間。兩份問卷唯有背景資料的民族部分不同以及第二部分的順序稍微改變,其餘內容都相同。

吳明隆(2011)指出,變相數與有效樣本數量最適切的比例為1:5 1:10;而本研究的早餐相關部分共10題,預計收回50100份問卷。於是,當本研究分享連結後收集到足夠的數量並無人再填答時結束。填答時間於20231013日至20231017日,共5日。對於越南人早餐問卷,實際參與作答人數共有209人,扣除亂答等41份無效問卷後,有效問卷為168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80,38%。對於越南華人早餐問卷,實際參與作答人數共有67人,扣除亂答等18份無效問卷後,有效問卷為49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73,13%

四、          材料與流程 

本研究以《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為材料。首先,參考「飲食文化」之相關定義,確定本研究的臺灣早餐特色分析之依據;其次,將電影所呈現的早餐按照不同的面向進行分析;接著,根據電影所呈現的早餐,設計問卷,了解越南人的早餐飲食習慣,越南人與越南華人對台灣早餐的想法;其後,探討台灣與越南之早餐飲食習慣差異;最後提供教學設計。

肆、     研究結果 

一、          《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之簡介 

《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1](英文名為My Best Friend’s Breakfast)是一部於2022年上映的校園愛情電影,取材於由人氣作家尾巴Misa透過Dcard論壇真實愛情故事改編的同名小說。這部電影由杜政哲導演執導,主演包括周興哲、李沐、宋柏緯、何思靜、婁峻碩與林鶴軒。

《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講述的是一個校園愛情故事。17歲、高二的項微心(李沐飾)將吃視為人生最能發洩心情、最能療癒的事。項微心一次在學校的福利社想買她最愛的菠蘿麵包卻少了5塊錢時,因學長陶宥全(周興哲飾)替微心補錢而讓她自己覺得欠了人情。隔天,在游泳池打掃的項微心,剛好看到學長陶宥全想跟劈腿的女友分手卻分不掉。於是,想要還人情的項微心走過去,自編校花閨蜜方琦然(何思靜飾)喜歡學長的謊言當藉口,讓陶宥全成功地分手。從那天起,方琦然開始收到來自兩位愛慕者的示愛早餐。由於方琦然不想吃,因此每天的這些早餐都由項微心解決。同時,項微心因奶茶的誘惑而答應了吉他社長張元碩(松柏緯飾)的邀請,在社團成果發表會自彈自唱。不過,最大的問題是項微心的吉他彈得非常爛。有一次,項微心在學校自己練吉他的時候,巧遇了學長陶宥全。為了感謝項微心上次在游泳池的幫忙,陶宥全主動當項微心的吉他輔導老師。在練吉他的過程中,項微心不知不覺喜歡上了學長。可是,社團成果發表會那天,項微心發現送給方琦然早餐的兩位愛慕者之中是學長,她心痛地哭了很久。最後,項微心鼓起勇氣向學長告白才發現,原來學長也默默地關心她、喜歡她。當初,陶宥全決定每天送方琦然早餐的原因只是想激怒前女友,後來才知道吃早餐的人卻是項微心。而當時陶宥全也發現自己喜歡上了項微心。於是,陶宥全透過方琦然將項微心喜歡吃的早餐間接地送給項微心最後的最後,兩個人在一起,成為男女朋友。

二、          電影中的臺灣早餐飲食文化之面向呈現 

電影《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中所呈現的早餐分為吃的與喝的,吃的有菠蘿麵包、蘿蔔糕、鐵板麵、三明治、蛋餅和飯糰;喝的有奶茶、豆漿、紅茶。不過由於跟男女主角有直接關係的僅有菠蘿麵包、奶茶與飯糰。因此,本研究將把重點著重於分析這三樣早餐。具體的說,以陳玉箴(2015)所提出跟「飲食文化」有關的理論為主,進行分析菠蘿麵包、奶茶與飯糰的「行為」、「認知」、「物質」、「食物」、「形式」、與「象徵」等六個面向。電影中出現的其餘早餐作為了解臺灣的中西式早餐分類之參考。此部分分為「電影視角的早餐」與「理論視角的早餐」兩個小部分。前者透過電影中男女主角對早餐的喜好、認知介紹早餐;而後者卻從理論的視角進行分析早餐的飲食文化。

(一)           電影視角的早餐 

1.   菠蘿麵包

對於女主角項微心來說,菠蘿麵包「又簡單又有飽足感」。她認為「樣子越簡單越耐看」。菠蘿麵包象徵著純真、善解人意的項微心,同時也是男女主角的愛情故事之起源以及男女主角第三次見面化解誤會的「見證者」。

2.    奶茶

奶茶是吉他社長張元碩說服項微心參加表演自彈自唱的得力助手。可以說,奶茶象徵著溫柔、體貼的張元碩,也象徵著他對項微心的暗戀。

3.    飯糰

如果說男女主角的愛情故事由菠蘿麵包開始,那麼飯糰即是促進男女主角感情之催化劑。同時,飯糰也象徵著暖男學長和他對項微心默默地關心。

(二)          理論視角的早餐 

此部分以陳玉箴(2015)所提出跟「飲食文化」有關的理論為主,進行分析菠蘿麵包、奶茶與飯糰的「行為」、「認知」、「物質」、「食物」、「形式」、與「象徵」等六個面向。具體如下表所示。

1 菠蘿麵包、奶茶與飯糰的六個面向之分析

食物/ 飲料

圖片

面向

分析

菠蘿麵包[2]

 

行為

-       外食

認知

-       國民早餐的基本選項

-       街頭巷尾每一家麵包店必備的標準配備

-       最方便,最經濟實惠的早餐(陳重仁,2015,頁178

物質

-       麵粉、無餡料

食物

-       烘焙

形式

-       早餐

象徵

-       形狀很像鳳梨而被通稱為「菠蘿麵包」

-       平凡忙碌的生活(陳重仁,2015,頁177

奶茶[3]

 

行為

-       外食

認知

-       臺灣普遍的國民飲料(詹佳鑫,2014,頁182

物質

-       牛奶與茶

食物

-       無珍珠:結合奶與茶

-       有珍珠:煮珍珠

形式

-       早餐

象徵

-       精神食糧(詹佳鑫,2014,頁184

飯糰[4]

 

行為

-       外食

認知

-       由江浙、上海的移民來臺灣後傳入(王婉育,2018,頁31

物質

-       糯米,有鹹飯糰和甜飯糰

食物

-      

形式

-       早餐

象徵

-       因為很方便,所以是1930年代礦工們的優先選擇(王婉育,2018,頁31

注:研究者自製

由表1可看出菠蘿麵包、奶茶與飯糰在「飲食文化」的「行為面向」上都是外食;在「認知面向」上,菠蘿麵包被認為是早餐的基本選項,奶茶是臺灣普遍的國民飲料,而飯糰就是由大江浙、上海帶過來的;在「物質面向」上可見,菠蘿麵包的主要材料是麵粉,奶茶即是奶加茶,而飯糰的材料比較多樣,不過最主要的是以糯米為主;在「食物面向」上,菠蘿麵包的烹飪方式就是烘焙,奶茶若有珍珠需要先煮珍珠,然後才放入奶茶;而飯糰需要先把糯米蒸好,再放入其他料理;在「形式面向」上,除了奶茶隨時都可以享用以外,這三種食物都是以早上為實用時間;最後,在「象徵面向」上,菠蘿麵包象徵著「平凡忙碌的生活」,奶茶象徵著「精神食糧」,而飯糰是以前礦工們最優選的餐點。

三、          越南早餐文化以及臺灣早餐文化之對比 

針對以上所分析的「菠蘿麵包」、「奶茶」與「飯糰」,本研究將越南早餐常吃的,並且與以上臺灣早餐相應的食物進行對比,如:法國麵包、咖啡與糯米飯。具體的對比如下表所示。

2 臺越早餐對比

臺灣 

越南 

菠蘿麵包

 

早餐

法國麵包[5]

 

早餐/午餐/晚餐

無餡料

餡料豐富多樣

外食

外食

奶茶

 

早餐/午餐/晚餐

咖啡[6]

 

早餐/午餐/晚餐

多種口味/ +

有配料

冰咖啡/雞蛋咖啡

無配料

外食

外食

飯糰

 

早餐

糯米飯[7]

 

早餐/午餐/宵夜

飯包餡料

糯米與菜分開

外食

外食

注:研究者自製

由表2可知,臺灣的菠蘿麵包與越南的法國麵包都是外食,也都是早餐。不同的是除了早餐以外,越南人也把法國麵包當作午餐或者晚餐。另外,在材料方面,臺灣的菠蘿麵包是無餡料的,而越南的法國麵包不僅有餡料,而且餡料非常豐富多樣,有肉、火腿、香菜等。至於飲料,臺灣的奶茶與越南的咖啡不僅是早餐喝,而且早餐、晚餐都能食用。這兩者的另一個共同點即是皆是外食。此外,臺灣的奶茶有各式各樣的配料,如:珍珠、大珍珠、西米露、燒仙草等;而反過來,越南的咖啡沒有配料。最後,越南的糯米飯除了早餐食用以外,還可以當作午餐、晚餐和宵夜。在形狀方面,臺灣的飯糰是糯米包餡料;而越南的糯米飯,糯米與肉、菜是分開的。

四、          越南與越南華人對電影中的早餐之想法 

為了想了解越南與越南華人對菠蘿麵包、飯糰與奶茶之想法,本研究將這三個早餐食物與飲料的圖片放在問卷裡,並請填答人選擇該早餐、飲料的用餐時間,包括:早餐、早餐後的點心、午餐、午餐後的點心、下午茶、晚餐、晚餐後的點心7個選項。具體的調查結果如下表所示。

 

 

3越南與越南華人對電影中所呈現的早餐之用餐時間選擇

食物/飲料

用餐時間

越南人(168

越南華人(49

菠蘿麵包

早餐

3319,6%

1122,4%

早餐後的點心

4828,6%

918,4%

午餐

10,6%

0

午餐後的點心

2615,5%

510,2%

下午茶

5331,5%

2244,9%

晚餐

21,2%

0

晚餐後的點心

53%

24,1%

飯糰

早餐

6035,7%

1836,8%

早餐後的點心

42,4%

12%

午餐

8047,6%

2142,9%

午餐後的點心

95,4%

12%

下午茶

0

510,2%

晚餐

148,33%

36,1%

晚餐後的點心

10,6%

0

奶茶

早餐

10,6%

12%

早餐後的點心

158,9%

12%

午餐

106%

816,3%

午餐後的點心

8450%

2449%

下午茶

0

0

晚餐

2414,3%

612,3%

晚餐後的點心

3420,2%

918,4%

如上表3可知,在168越南人中,53個人(31,5%)選擇下午茶時間使用菠蘿麵包,80個人(47,6%)選擇午餐使用飯糰,84個人(50%)把奶茶當作午餐後的點心;而在49個越南華人中,22個人(44,9%)把菠蘿麵包當作下午茶,21個人(42,9%)把飯糰當作午餐,24個人(49%)把奶茶視為午餐後的點心。原因在於,很少越南與越南人把甜麵包、奶茶當作早餐。具體地說,僅有10個越南人(6%)選擇早餐吃甜麵包,2個越南人(1,2%)選擇早餐喝奶茶。越南華人也如此,僅有3個越南華人(6,2%)選擇早餐吃甜麵包,2個越南華人(4%)選擇早餐喝奶茶。

 

 

 


[1]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88%91%E5%90%83%E4%BA%86%E9%82%A3%E7%94%B7%E5%AD%A9%E4%B8%80%E6%95%B4%E5%B9%B4%E7%9A%84%E6%97%A9%E9%A4%90

[2] 圖片取自:https://www.deviantart.com/riceonstacks/art/Pineapple-Bun-626954246

[3] 圖片取自:https://tinyurl.com/49efvkn5

[4] 圖片取自:https://thewoksoflife.com/shanghai-breakfast-rice-rolls/

[5] 圖片取自:https://pngtree.com/freepng/watercolor-paper-bag-vietnamese-french-bread_6594142.html

[6] 圖片取自:https://tinyurl.com/44csw7nn

[7] 圖片取自:https://chef.vn/cong-thuc/cach-nau-xoi-man-thap-cam-bang-noi-com-dien-ngon-nhu-ngoai-quan

 

參考資料:

1. 謝其湘(2020)。早餐吃什麼?戰後臺灣早餐店的風起雲湧。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2.林琴斐(2017)。以時間使用日記為主軸探究台灣早餐飲食行為。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3. 許嘉麟(2021)。臺灣早餐日常實踐:西式早餐店的角色和戰術。中國飲食文化,17(2),79-140。

4. 嚴培瑋、陳秉鎔、李姵儀、蕭淑藝(2019)。服務態度與消費者購買決策之探討——以早餐店為例。東亞論壇,504,17-24。

5.Odegaard, A. O., Jacobs Jr, D. R., Steffen, L. M., Van Horn, L., Ludwig, D. S., & Pereira, M. A. (2013). Breakfast frequency and development of metabolic riskDiabetes care36(10), 3100-3106.

6. 羅心余、賴冠菁、何倩瑩、黃詩瑩(2012)。早餐營養素分析及飲食健康。臺灣營養學會雜誌,37(4),147-154。

7. 林雅恩(2019)。早餐吃不吃?吃什麼才是問題點——人士必需營養素,關鍵一餐延伸健康能量。農年雜誌,694),114-116

8. 吳明隆(2011)。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第三版)。台灣:易習圖書。

9.陳玉箴(2015)。飲食文化。臺北市:華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映红

 

第二节       名词解释

一、  台湾新住民的概念

当我们深入探讨“了解新住民”这个议题时,我们可以着重研究社会重建理论以及新住民课程发展理论等相关文献。社会重建理论源于十九世纪早期的社会主义和乌托邦概念,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得到了重塑和新的发展(方德隆译,2004)。Brameld则认为社会重建主义的目标在于对当今主流文化结构、习惯和态度进行有益的重建,旨在培养具备高度敏感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公民(李涵钰、陈丽华,2005)。

另外,根据“跨国主义”理论,它指的是人们在原居地和移居地之间规律性的活动和网络(Portes, Guarnizo & Landolt, 1999)。Portes(1995年)认为,“跨国社群”是移民为追求经济利益和社会资源而建立的紧密网络,使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在两地之间生活,并且科技的进步使得两地居民之间的联系更加便捷。因此,这种情况促成了新住民依然能够与原籍社会保持联系和往来,甚至进行人力、资金、技术、产业、贸易、文化和政治等方面的活动(Levitt & Waters,2002)。

在台湾,新住民指的是来自其他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地区的移民,他们移居到台湾,并通过婚姻或其他方式成为台湾社会的一部分。要全面了解新住民,我们可以从多元文化课程的角度来审视。多元文化教育的概念成为发展“认识新住民”课程大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多元文化课程强调“多元认知”,意味着台湾社会因跨国婚姻而呈现出多样化的现象。这种多元认知帮助人们认识、尊重和肯定新住民的文化,同时也承认新住民所带来的价值和贡献。根据Banks(谭光鼎、刘美慧、游美惠,2008)的观点,多元文化课程涵盖了“族群迁移”的概念,这一概念有助于探讨移民者相关议题。

此外,课程还涉及“跨国婚姻”的概念,说明近年来台湾跨国婚姻的增多使原本多元的社会又增加了新的族群,即“新住民”。因此,这个词汇也在多元的社会背景中得以产生和发展。

贰、 文献回顾

第一节  新住民与台湾饮食文化的关系

當談到新住民適應台灣飲食文化時,Kershen(2010)的觀點將飲食視爲一種更深層的文化融合和身份認同的體現。食物的選擇、口味、甚至食用方式都可能成爲一種文化認同的象徵,也可能引發社會衝突和種族主義的問題。在新住民適應台灣飲食的同時,他們所帶來的飲食習慣和文化也具有保存原始族群認同的功能。透過私人領域中的進食習慣和族群傳統的慶典,人們能够保留對家鄉和親人的記憶。

這樣的觀點進一步强調了食物在文化中的重要性,它不僅僅是飽食的方式,更是文化、傳統和身份的象徵。對新住民而言,適應台灣飲食文化也就意味著在這樣的文化融合中找到一種自我認同,同時也可能面臨因飲食差异而引發的社會認同與接受度的挑戰。這些文化交流和衝突的過程對于台灣社會的多元性與文化活力來說,都是一種豐富和挑戰。

當探索新住民對台灣飲食文化的適應時,不得不考慮到這個過程可能帶來的種種挑戰。新住民在適應台灣家庭的過程中,可能會面臨許多文化衝擊和適應壓力。在傳統觀念下,女性被視爲融入丈夫家庭的一部分,因此,加入台灣家庭的新住民女性在飲食上可能會遇到困難,需要去適應新的飲食習慣。這段適應期間可能需要一段時間,因為每個人的適應速度和方式都是獨特的。

然而,這樣的適應幷非僅僅是對于新住民的一項挑戰,也是一種雙向的文化交流。透過飲食的互動和融合,不僅是新住民在學習台灣飲食文化,同時也促進了台灣家庭對于新元素的接受與瞭解。這種文化間的交流和共融,不僅豐富了台灣飲食文化的多元性,也讓新住民得以在家庭中找到自己的文化空間。

在這個適應的過程中,需要家庭成員的包容和理解,讓新住民能够逐步適應、融入新的生活模式。同時,也需要社會上更多的關注和支持,提供新住民適應台灣生活的輔導和資源。這樣的共同努力能够促進文化交流,豐富台灣社會的多元性,同時也讓新住民在台灣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文化歸屬感。

第二节  台湾及新住民饮食文化概述

一、    台湾传统饮食文化

臺灣位于中國、東北亞與東南亞的交匯地帶,自從大航海時代以來逐漸顯現出其重要性。從荷蘭統治時期、清朝時期到日治時期,臺灣的歷史發展受到了東方帝國的貿易、交流以及殖民影響,呈現出混雜而多元的發展軌迹。就臺灣飲食的發展脉絡而言,臺灣原住民最早抵達,幷帶來了小米、芋頭等根莖類食材作爲主食。17世紀,荷蘭人帶來了甘蔗,促進了臺灣的糖業發展。清朝時期的漢人則將閩南風味的飲食文化引入臺灣。直至1895年,日本統治臺灣的50年間,日本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臺灣的飲食風貌,例如引進了咖啡、啤酒等食物。二戰結束後,國民政府撤退至臺灣統治,也帶來了各地的菜系,豐富了臺灣的飲食文化。

1.   主要特点和代表性食物

臺灣社會的飲食文化受到族群遷移和外來企業進駐的影響,對該國家社會的生活産生了各種程度的影響。廖炳惠(2004)曾言:「臺灣的後現代飲食呈現出漂泊離散的特質,吸引了來自不同族群、不同地區的人」。這些包括臺灣本地人、新移民,甚至來自中國各省份的人,擁有著不同的歷史經驗,形成了一種複雜而無法簡單統一的認同結構。

臺灣的飲食文化確實多元且豐富。除了傳統的美食如鹵肉飯、鹽酥鶏等之外,臺灣的多元族群飲食文化還可分爲兩大類。首先是廣受歡迎的「下午茶」,這類餐點常見于街頭巷尾,多以女性爲主要客戶群。下午茶通常提供輕食,迎合女性喜愛的口味。另外,百貨商場也會推出特別針對女性的美容養生食品,包括含有豐富營養及産後調理成分的食材。

臺灣對于最早抵達的原住民的料理開始格外重視。自經濟蓬勃發展以來,社會逐漸關注這些弱勢族群。原住民主題餐廳開始在臺灣各地逐漸興起,這些餐廳內部常呈現原住民的文化特色,提供原住民料理爲主的美食。有時,這些餐廳也會安排原住民歌手的表演,將原住民的文化呈現得更爲全面。這種關注和重視使得臺灣原住民逐漸從邊緣化、被忽略的地位中走入了臺灣都市空間的視野裏。

2.   社会文化背景对饮食的影响

除了多元族群的飲食文化,還存在以店家或家庭爲單位的飲食文化現象,這些特色在國際上也成爲臺灣的代表性飲食。比如,早餐店的蛋餅、人手一杯的手搖飲和香酥鶏等。然而,仔細觀察會發現,其中融合了多種飲食文化,形成了混雜飲食文化現象,這就是社會背景對飲食習慣的一種影響。

首先,我們可以從早餐店開始看起。臺灣各地的本土早餐店菜單相似度極高,涵蓋了多種不同風味,包括美式漢堡、三明治、速食,以及中式的蛋餅、煎餃、蘿蔔糕,甚至還有日式的味噌烏龍面、醬油拉麵,以及臺式的咸粥、黑胡椒鐵板面和三杯鶏版面等。這些食物在臺灣的早餐店裏非常常見,却形成了一種多元而混雜的飲食特色。

其次是臺灣街頭常見的手搖飲料店。這些店鋪提供的飲品涵蓋了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特色飲料,如英式紅茶、阿薩姆紅茶、伯爵茶、拿鐵、摩卡咖啡;中國的烏龍茶以及日式的抹茶等。隨著季節變化,這些店鋪還會推出適應不同季節的飲品,比如冬季的紅糖薑茶以及夏天的養樂多和冰品等。

另外,餐廳裏的蘸醬也是一個突出的特點。每家餐廳所使用的飲料和調味料都各有不同,涵蓋了臺式的米酒、香油、辣椒醬,泰式的魚露、蝦醬,西式的番茄醬、千島醬、橄欖油,還有港式的XO醬和耗油,以及日式的芥末等。

因此,觀察上述三大現象,臺灣社會背景導致了其飲食文化呈現國際上種類繁多而混雜的特點。無論是商場還是家庭,都體現了异國風情與本土特色的巧妙融合。

二、    新住民饮食文化

幾年來,台商的全球化資本流動成爲跨國婚姻的觸媒,從東南亞鄰近國家遠嫁到臺灣的新住民女性人數逐年增加。新住民女性占了新移民人口的八成以上,其中以越南及印尼兩國最多(沈倖如、王宏仁 2003)。通過歷史的變遷、社會結構的演變、以及生活條件和價值觀念的變化,臺灣的飲食文化一直在不斷地演化與變革。這種變遷有時與其他文化産生碰撞,幷在此基礎上進行重新構建。

與此同時,越南新住民的飲食文化則受到地理環境的影響。越南處于熱帶季風氣候帶,主要以農作物爲主要産業,米飯在越南飲食中占有重要地位。除了米飯外,越南還以河粉爲特色。越南料理通常采用豐富的香料,如薄荷、九層塔,幾乎每道菜都有魚露和辣椒,搭配新鮮的食材,夏天的食物清爽可口。越南小吃中以越式春捲最爲著名,使用薄米紙包裹生菜、瘦肉、鮮蝦等,以魚露和檸檬汁爲調味。

第三节  新住民与台湾饮食文化的互动关系

近年來,從東南亞國家遠嫁到臺灣的新住民女性人數逐年增加。據內政部的統計數據顯示,自2005年起,新住民女性的新移民人數已經占了臺灣總人口的八成,其中越南和印尼是數量最多的兩個國家(沈幸如、王宏仁,2003)。臺灣男性娶東南亞籍女性的數量在2005年開始逐年上升,占當時總婚姻比例的23%。在過去,十八世紀和千禧年之交,移居臺灣的女性多來自「閩南族群」和「客家族群」,但從21世紀開始,因婚姻關係而移民至臺灣的人士更多地來自「東南亞新住民」,這成爲了臺灣新的移民特徵。然而,這些因婚姻關係而移民的女性都需要適應臺灣的飲食文化。

根据张翰壁(2007)提出的婚姻坡度(Marriage gradient)假设,女性在婚姻中通常需要适应男方的家庭和文化,因此,扩过婚姻的移动者多为女性。这种移动通常朝向开发或较富裕的国家,形成跨国婚姻。女性跨国婚姻不仅涉及地域性的移动,还包含了复杂的社会适应和文化融合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女性调整个人的社会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尽管在这个大环境中,女性在婚姻中需要做出不同文化间的取舍,但她们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生活,进而影响嫁入家庭、族群、社会等文化再生的过程。

因此,通過問卷調查,我們可以發現,新住民女性加入臺灣家庭後,需要適應臺灣社會中以男性爲文化傳承主體的情况,其中包括新住民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所面臨的飲食挑戰。接下來,我們將從回收的問卷調查來探討這些新住民女性配偶是如何適應臺灣飲食文化的。

 

 

研究方法

第一节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專注于新住民在臺灣對當地飲食的適應情况,旨在探討新住民在臺灣飲食生活中的調整過程。尤其關注越南女性新住民抵台後在飲食方面的傾向與變化。筆者運用了質性研究法,通過與受訪者的互動幷將其見解轉化爲文字,重點關注他們的個人經驗和生活感受。透過各種方法深入瞭解被研究者的觀點和真實感受。

第二节       研究对象

根據下列圖表,本次研究對象總共5位,年齡介于25-44歲之間。在臺灣居住至今有些已經達致8-10年。他們分別來自己泰國,印尼及越南。

 

           圖1:年齡                                圖2:在臺灣居住年限

 

圖3:國籍

肆、新住民在台湾饮食文化中的融合

每個文化或移民社會的形成都是一個動態的、相互作用的過程。每種文化本身必然與社會政治、社群以及個人所處的社會關係情境相互交織。因此,當我們討論新住民如何更好地適應時,其中必然包含著移民社會文化的變革。

根據下圖列表,本次研究對象新住民的用餐地點多數都在家中的比例較多,在外用餐占了20%,而選項都有的則占了20%。因爲筆者將通過下圖的數據來探討新住民如何適應臺灣的飲食文化。

 

圖4:新住民的用餐地點

第一节    新住民对台湾传统美食的接纳和影响

根據Bourdieu在《實作理論綱要》中的觀點,將事物視爲既定事實,而不是額外需要執行的事件或行爲,它們是生活中固有的一部分。新住民內化了這些“習慣”,幷在不同情境下做出合適的反應,以至于他人認爲這就是他們原本的一部分。在適應臺灣飲食文化的過程中,Bourdieu提出了一個觀點:

避免族群中心論(ethnocentrism)的途徑有很多,但可能只是保持距離的手法,充其量只是將既定事實的排除情况轉變爲方法的選擇,而且可能只是迫不得已的妥協。讓每個經過適當訓練的行動者能够在生活中面臨挑戰時,及時做出維護榮譽所需的行爲和判斷。

這種動力實際上是榮譽感(sense of honour),這是從小即灌輸在個人身上的一種傾向,同時因爲所屬團體對秩序的要求而不斷强化。在這裏,“團體”是具有相同傾向的一群人,他們因相似的傾向、利益相近而形成團體(Bourdieu,2009,24,27,32)。

因此,根據Bourdieu的理論,那些因婚姻關係而融入臺灣文化的實作家庭,從最初進入這异國他鄉的家庭,到最終完全融入其中,都是在符合該家庭文化情境下的行爲。正是這種適應,使得他們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傳承和適應臺灣的飲食文化,融入當地的原生文化之中。

葉鬱菁(解釋再生産)是Bourdieu理論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意味著各種“關係”的再生産,特別是在群體間或不同階級之間權力關係和支配關係的維持。這種社會關係的再生産也可稱爲社會的再生産。再生産的過程幷非簡單的重複,而是不斷變化的,它不排除行爲者以及來自行爲者的實踐和主觀解釋。

早期,來自越南和印尼的配偶遠嫁臺灣時通常沒有工作,需要負責家庭的三餐,但却無權掌握家庭經濟。在家中舉行祭祀儀式時,通常是婆婆操辦。然而,最近的研究數據顯示,臺灣近年來的新住民都有自己的工作。根據圖表顯示,新住民的用餐地點不再局限于家中,而是在外用餐的機會也增加了。

第二节    新住民饮食习惯的变迁与台湾文化的交融

根据表1中新住民对台湾饮食文化的印象和体验,来自笔者访谈的对象提到了几个共同的观点。他们普遍认为台湾的食物倾向于清淡但有些油腻,烹饪常常使用酱油和辣椒油,让新鲜的味道不够突出。此外,他们指出在台湾,蔬菜的种类相对较少。但是也有一些素食者表示,台湾的素食种类丰富且便利。最后一个访谈对象则观察到台湾的饮食文化非常多样化,同时也注意到台湾人对食物的热爱和对食材新鲜、品质的追求。

01

台灣炒菜的方式很清淡、辣椒油吃起來不新鮮也不夠辣。

02

台灣素食很豐富,也很方便

03

比較油膩 煮菜時常加醬油 臭豆腐的味道很重

04

比較少菜類

05

对台湾的飲食文化,我有一些印象和体验。首先,台湾的飲食文化非常多样化和丰富,有许多道地的美食,包括小吃摊、夜市、以及各种餐厅。我也留意到台湾人对食物的热爱和品味要求,他们注重食材的新鲜和质量,以及食物的味道和口感。另外,台湾的饮食文化也很注重季节性食材和节庆美食,每个季节或节日都有特色的美食供应,让人印象深刻。

表1:您對台灣的飲食文化有哪些印象或體驗?

通過上述瞭解,我們初步瞭解了新住民對臺灣飲食文化的體驗。生活在與自己原生環境不同的地方,新住民必然會面對所謂的文化衝擊(Culture Shock),尤其在飲食方面。然而,爲了在臺灣生活,他們不得不尋找適應臺灣飲食文化的方法。根據Sparadley(1979)所說,文化適應是旅居者在异文化環境中逐步學習幷融入新文化的過程,始于文化學習,終于內化幷適應其中。這也說明了新住民在臺灣生活中,時刻都在努力適應幷接受臺灣的飲食文化。

01

飲食習慣的話,我發現越來越不太會吃辣了,也變得比較不太喜歡吃甜;營養方面,發現會比較容易胖,但是吃到的營養感覺够,因爲在台灣常常有自助餐或便當類的店,讓我可以多吃菜。

02

沒什麼影響

03

我是越南人所以我煮菜的話常加魚露,是婆婆(台灣人)煮飯的話她常加醬油。感覺台灣食物蠻接近越南口味,台灣菜蠻好吃的。

04

有一些

05

跨文化婚姻對我的飲食習慣和營養確實産生了一些影響。首先,來自越南的飲食文化和臺灣有著不同的特點,包括口味、食材和烹飪方式。因此,我在婚後逐漸開始接觸幷嘗試臺灣的各種食物,適應了臺灣的飲食習慣。這使得我的飲食變得更加多樣化,也拓寬了我的食譜選擇。另外,跨文化婚姻也促進了我們家庭中的飲食文化融合,我們會結合兩種文化的食物和烹飪方式,讓餐桌上充滿了豐富的選擇。

表2:跨文化婚姻對您的飲食習慣和營養有何影響?

外籍配偶作为文化实践的行动主体,在布迪厄所描述的“慣習”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作者认为,“慣習”指的是家庭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传递给子女某种语言、思想、价值观、世界观和知识等文化特质。这些特质经由教育、学习和训练的过程内化成为潜在的“慣習”,反映了所属阶级的文化资本,一旦养成,很难改变(周新富,2005)。

调查问卷也显示出,这些新住民在长时间生活在台湾后,饮食习惯逐渐与台湾人相似。他们开始变得越来越不习惯辣味,也不太喜欢过于甜腻的食物。一个来自越南的新住民提到,在越南,常会在菜肴中加入鱼露,而在台湾,婆婆却更喜欢使用酱油。这种差异让他觉得台湾的食物与越南的菜式有些相似。

第三节    新住民如何透过饮食认同融入台湾社会

臺灣地處海島,這裏的居民通常對外來事物持開放態度,善于借鑒外來特色幷結合本地優勢進行改良。這種特點在臺灣繁多且富有趣味性的飲食店鋪中得到了充分體現。臺灣的飲食文化與中國密切相關,同時受到荷蘭和日本統治的影響,形成了獨特的地域特色。

儘管臺灣的食物風味各异,但人們對熟悉口味的偏好往往影響著整體文化。食物如同語言和宗教一樣,是文化的試金石。不同民族傳統習慣背後蘊含著地方特産的調味料,這些元素早已融入人們的日常飲食記憶,使他們對其他口味的接受度不同。

 

 

圖5:你在家中烹飪會以哪國食物爲主?      图6:家庭中的成员是否会接受你们煮的食物?

根據圖5顯示,這五位新住民在家中烹飪的食物以臺灣料理爲主,只有少數會烹飪自己國家的食物。韓良憶(2003)指出,人們通常對其他口味表現得冷淡,甚至無法接受。然而,實際情况是,人類天生對异域事物充滿好奇與渴望,特別是在跨文化的情境下,不同食物的吸引力更爲顯著(Cohen & Avieli, 2004)。

從圖6可以看出,儘管家中媳婦來自异國,家庭成員依然能够接受她做出的自家國菜。這表明飲食文化幷不存在優劣之分。然而,通過不同的飲食文化背景産生的差异,我們能够觀察到某些方面的變化,使得人們更容易接受新的味覺體驗。

邱琡雯在《性別與移動:日本與台灣的亞洲新娘》中指出,根據她的研究,來台時間較久的東南亞新娘逐漸適應了臺灣的生活方式後,幷非必須完全在接納的社會中保持其原生文化。然而,大多數受訪者仍與原生社會保持聯繫。在該書第七章中,她引述華裔美籍女性學者羅(ロウ)的觀點强調,女性移民在文化認同上不是單方面地同化于接納社會或是堅持原生文化,而是將接納社會與原生社會的文化都視作一種生存手段。對于原生社會與接納社會的文化,她們保持著相對化與距離化的態度,而非選擇其中一個放弃或靠攏,而是通過持續不斷地對雙方文化進行解構和重構來定義自我。這也意味著接納社會的文化與新住民女性的原生國文化在此時同時受到審視。

另一本專著《家庭社會學:婚姻移民人權的推動與實踐》作者葉郁菁引用Lazarus和Folkman的觀點,指出移民對新文化的適應包括心理的適應和社會文化的適應。前者意指移民在新文化中獲得心理幸福感和滿足感,後者則指移民在新文化中獲得了文化上適應所需的知識和技能,使得他們能够與新文化中的人們進行互動幷處理日常生活事務(Furnham和Bochner,1982)。這說明要實現族群真正的融合,幷非單向地或文化霸權式地要求新移民融入臺灣社會。

伍、新住民对台湾饮食文化的贡献与挑战

每一個社會都有自己的文化,文化之間基本上存在某種差异性,當社會與社會發生接觸的時候,文化與文化也開始互動,相互影響,産生交流,我們稱之爲文化流動,這是非常自然的現象,不是人爲的力量可阻止的(龍寶麒,2005)

第一节     新住民文化对台湾饮食的丰富和变革

在新住民的問卷調查中,他們在用餐習慣方面與臺灣人存在明顯的差异。他們提到最大的區別在于共餐時的習慣:臺灣人習慣用小碗盛飯,用筷子進食,而泰國人則使用盤子、湯匙和叉子。儘管對泰國人來說這種情况不構成太大問題,他們逐漸適應了這種差异。還有一位新住民提到,他們喜歡食用魚露和蝦醬,儘管家人覺得這些調味料味道濃重,但幷不排斥,反而會與他一起共進晚餐。不過,也有人認爲臺灣人大多不喜歡榴蓮和魚露等食物。

01

共餐時,在台灣習慣用小碗添飯和用筷子吃,但是在泰國有盤子和湯匙和叉子,不過這不是什麽大問題,慢慢適應了。

02

沒有

03

我喜歡吃魚露跟蝦醬,家裏的人一開始也覺得魚露跟蝦醬味道很重,但沒有排斥還是不讓我吃。

04

大部分不喜歡榴蓮或是魚漿種類

05

在與臺灣家庭成員共進食時,我確實遇到過一些文化差异或問題。有時候,臺灣家庭的飲食習慣和菜肴可能與我在越南習慣的有所不同。比如,口味上的差异或食材的選擇可能有些不同。面對這些情况,我通常會尊重幷適應臺灣家庭的飲食習慣,儘量接受幷品嘗他們所準備的食物。同時,也會逐漸分享我自己的飲食習慣和喜好,希望能够逐漸調和兩種文化的飲食。

表3:在台灣,您在與台灣家庭成員共進食時,有沒有遇到文化差异或問題?如果有,您是如何處理這些情況的?

然而,最后一位新住民则站在客观的角度来看待此诗,她觉得虽然台湾家庭的饮食习惯和菜肴与她在越南的习惯有所不同。但口味上的差异或食材的选择可能有些不同。但在面对这样的情况下,她会尊重并适应台湾家庭的饮食习惯尽量的接受并品尝他们所准备的事物。

葉鬱菁(2010)指出,文化與移民社會的形成是一個不斷動態、相互作用的過程。文化本身是社會政治、社區和個人相互關係的結果,因此,談論新移民的適應也意味著著眼于移民對社會文化所帶來的變化。就像前述列表3中所提到的情况,有一位新住民分享了自己的經歷,開始時臺灣家庭對他們原生家庭的食物幷不完全接受,但也不排斥。然而,隨著時間相處,外籍媳婦努力地分享自己的飲食習慣和喜好,旨在逐漸融合這兩種文化的飲食習慣。

因此,只要新住民努力向臺灣家庭分享飲食,通過日常的烹飪實踐,就能够將自己家鄉的飲食文化帶入臺灣家庭中,促使他們接納她們原生國家的文化習慣。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新住民所融入的臺灣家庭普遍具有較高的接受度,這爲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廣闊的可能性。

第二节     新住民独特食材、烹饪技巧的引入

当谈及台湾料理,其源远流长且多样化。从客家菜、眷村菜到最早扎根的原住民料理,这些菜系的涌现与台湾历史和族群迁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台湾菜逐渐经历了历史的变迁,社会结构的演变,人们对食物需求和价值观念的改变,这些因素也在不断地塑造着台湾美食的面貌。

对于那些来自外国远嫁台湾的新住民来说,融入台湾家庭远不止是在日常生活中承担责任,也涉及到对于食物和家庭文化的接纳。她们可能会感到缺乏家庭成员的关心和互动,有时甚至被忽略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然而,这些新住民往往带有独特的烹饪技能和食材认知,这让她们能够尝试着将自己家乡的美食文化融入到台湾家庭中。通过观察学习,她们努力适应并尝试着制作台湾的美食,但这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如何选择食材、如何迎合家人的口味,又或者如何在烹饪中保留自己家乡的特色风味。这些挑战也构成了她们在适应新环境中所面临的现实和挑战。

01

我認爲飲食在家庭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如果家庭中的飲食習慣不同會造成很大的困擾

02

下班辛苦回家能吃到自己喜歡的菜不僅是吃飽還讓人心情變得很好。所以我覺得飲食很重要。

03

比較多油

04

在家庭和社會互動中,飲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飲食不僅是滿足生理需求的一種方式,也是家庭成員之間交流、溝通和凝聚力的重要體現。在家庭中,共進晚餐或圍坐一桌,是人們分享日常生活、交流感情的重要時刻。在社會互動中,飲食也是人們聚會、慶祝節日、參加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們聯結感情、促進交流的方式之一

表4:您認爲飲食在家庭和社會互動中扮演什麽角色?

這些調查結果揭示了受訪者在家庭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他們對于家庭飲食幷不感到困擾,相反,回到家能享用到心儀的菜肴對他們而言是一種愉悅和滿足。此外,他們也認同飲食在家庭和社會互動中的重要性。飲食不僅是滿足生理需求的方式,更是家人間交流、溝通和凝聚感情的關鍵表達方式。在家庭中,共進晚餐或圍坐一桌,是分享日常生活、傳遞情感的重要時刻。在社會互動中,飲食是人們聚會、慶祝節日、參與各種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促進人際關係、加强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

這些新住民女性在融入家庭的過程中表現出了積極的能動性和協調能力,尤其在飲食方面的協商和融合中更加顯著。她們在食材和烹飪方式的融合過程中展現了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她們幷沒有被現實所束縛,而是以主動的姿態逐步讓家庭習慣接受异國風味的飲食料理。這種逐步融合與協商的過程體現了她們的努力和包容性,也爲家庭帶來了更豐富的飲食文化體驗。

 

 

第三节     饮食文化多样性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在討論食物與身份認同時,重要的一點在于食物不僅是滿足生理需求的手段,更是對我們身份的一種表現。當我們認同某個群體時,我們會遵循該群體對食物的規範和偏好,即何者可食、何者不可食。這種族群食物偏好就像是族群研究中一直强調的原則之一。只有當存在有著不同味覺的“外國人”時,食物才成爲認同的象徵。比如,當外籍新娘來到臺灣,她們在與臺灣人不同的味覺和食物接觸後,她們各自的家鄉菜就會成爲文化和族群認同的重要標志(林開忠,2006)。

這種情况在婚姻跨越文化邊界的時候尤爲突出,因爲食物不僅僅是滿足口腹之欲,也承載著文化認同和傳承的重要性。當外籍新娘來到臺灣這樣的多元文化環境中,她們的家鄉菜肴也就成爲了她們文化認同和身份的重要象徵,同時也促進了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機會。

01

台灣的飲食很多樣,很棒

02

我很喜歡台灣文化及台灣料理。每個國家的飲食都有特色,我沒有什麽建議。嫁到台灣我會帶著我家鄉的特色慢慢融入台灣飲食文化,也讓我的新家庭認識了我本身飲食文化。

03

可以減少澱粉跟肉類,要加多菜類

04

臺灣的飲食文化讓我印象深刻,我發現它充滿了多樣性和美味。臺灣的美食種類繁多,無論是傳統小吃、街邊攤販還是精緻的餐廳,都有許多值得探索和品嘗的食物。我深深感受到臺灣人對食物的熱愛和對食材的嚴謹選擇,這爲食物帶來了極高的品質和口感。 在瞭解臺灣飲食文化的過程中,我發現臺灣人在食物中融入了許多地方特色和傳統,讓美食更具故事性和魅力。此外,臺灣的飲食文化也反映了社會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它融合了不同地區和族群的烹飪技藝和口味,讓人感受到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我的建議是,如果有機會,不妨多嘗試不同種類的臺灣美食,包括傳統小吃和當地特色菜肴。可以去當地的夜市或特色餐廳,體驗正宗的臺灣風味。同時,也可以通過參與一些食物相關的節慶活動或參觀食品市場,更深入地瞭解臺灣的飲食文化,這會讓人對臺灣的美食更加有趣和豐富的體驗。

05

台灣的飲食很多樣,很棒

表5: 您對于台灣飲食文化的體驗和瞭解有什麽感想或建議?

根據上表5的問卷調查中,參與者們對臺灣飲食文化都表現出了獨特的喜愛和認同。他們深刻體會到臺灣飲食的多樣性和美味,幷且注意到臺灣人對食物的熱愛和對食材的挑剔,這爲臺灣的美食品質和口感帶來了顯著提升。

他們也意識到臺灣飲食文化中融入了許多地方特色和傳統,賦予了食物更多故事性和魅力。此外,臺灣飲食文化也展現了社會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吸收了不同地區和族群的烹飪技藝和口味,彰顯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雖然臺灣的飲食文化多樣而豐富,但這也帶來了一些挑戰和機遇。面對多樣性,個人可以更廣泛地體驗臺灣美食,嘗試不同種類的傳統小吃和當地特色菜肴。透過參與夜市、特色餐廳、食品市場等活動,人們能更深入地瞭解臺灣的飲食文化,拓展更豐富的飲食體驗。

因此,臺灣飲食文化的多樣性爲人們提供了探索和品嘗的機會,同時也是一種促進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的契機。這種多樣性既爲食客提供了更多選擇,也爲臺灣的文化交融增添了更多色彩和魅力。

 

 

 

柒、结论

當涉及新住民與臺灣飲食文化的關係時,我們看到一種動態的文化交融和互相影響。新住民帶來了他們自己的家鄉味道和烹飪技巧,而這也在臺灣社會中悄悄地滲透和融合。他們的家鄉菜成爲了文化認同的標志,更是一種傳承和紐帶,讓家庭成員之間的交流更爲豐富。

這種文化的融合不僅僅是關于食物本身,更是關乎人們如何理解和接納不同文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新住民努力融入臺灣家庭,努力調和兩種文化的飲食習慣。這種努力不僅展現了他們的適應能力和包容性,同時也促進了臺灣社會的多元性和文化的交流。

未來,可以期待這種文化融合和交流的不斷深入。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交流將成爲臺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爲社會帶來更多的包容性和多樣性。同時,這也爲新住民提供了更多融入社會、發揮影響力的機會,通過食物這個載體,增進家庭成員之間的理解與聯繫,創造更加和諧的社會氛圍。

這種文化交融不僅僅是關于食物和口味的融合,更是關于理解、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背景的重要性。它爲社會的發展注入了更多元、更富有活力的元素,爲未來臺灣飲食文化的發展帶來了更加豐富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方德隆(譯)(2004)。Ornstein & Hunkins著。課程基礎理論(Foundations of Curriculum)。臺北市:高等教育

2.  王宏仁(2003)。商品化的跨國婚姻市場:以台越婚姻仲介業運作為例。台灣社會學 6: 177 221 。

3.  周新富(2005)。布爾迪厄論學校教育與文化再製。臺北市:心理。

4.  李涵鈺,陳麗華(2005)。社會重建主義及其對課程研究的影響初探。課程與教學季刊,8,35-56。

5.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8)。多元文化教育。臺北市:高等教育。

6.  葉郁菁(2010)。家庭社會學:婚姻移民人權的推動與實踐。臺北市:巨流。

7.  廖炳惠(2004)。《吃的後現代》。台北市:二魚文化

8.  韓良憶譯,Armesto, F. F. 著,食物的歷史(Food: a history),台北:左岸,民國92年。

9.  龍寶麒(2005)。社會學的挑戰與未來。臺北市:三民。

10.  Brameld, T. (1956), Toward a reconstructed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New York, NY:Dryden Press.

11.  Cohen, E. and Avieli, N., “Food in Tourism: Attraction and Impediment,” Annals of Tourism

12.  Research, Vol. 31, No. 4, 2004, pp. 755-778.

13.  Levitt, P. & Waters, M. C. (Eds) (2002). The changing face of home-The ransnational lives of the second deneration. New York, NY: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14.  Poetes, A., Guarnizo L. and Landolt, P. (1999). The study of transnationalism: Pitfalls and promise of an emergent research field.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22 (2), 217-237

15.  Portes, A. (1995). Children of immigrants: Segmented assimilation. In A. Portes (Ed.),The economic sociology of Immigration. (pp. 248-280). New York, NY: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16.  Pierre Bourdieu(2009) 實作理論綱要布赫迪厄作品宋偉航譯臺北市麥田出版


吳美幸 61184068I

華人移民專題研究_ 越南美軍孩子之研究_吳美幸61184068I.pdf

 

壹、研究動機與問題

一、研究動機

每個國家的統計資料都擁有數據指出本國的人口有多少百分數是移民者。事實上,衝突和戰爭是世界各地強迫移民最常見的因素。這種移民的原因顯然是他們要緊逃避災難以及為了自己與下一代的未來尋找平安的生活。提到戰爭不可不提到越抗美救國的戰爭 (1954-1975)。越美戰爭已經進行了近21年,這是越南最長、最激烈、最複雜的戰爭。這長期間戰爭後的結果發生一種現象並與移民以及多元文化社會有重大的影響,稱為「美軍孩子」。1980's年,在美國的國會立法出現了「Amerasian」的釋義。Amerasian 中文暫時翻譯為「美亞混血兒」或「美軍小孩」。Amerasian 是指在特定時期內出生的特定亞洲國家的女性和美國男性所生的孩子。然而,更一般而言,這個術語經常通俗地用來描述非亞裔美國公民和亞裔國民的孩子。根據 Independent Lens 的文章指出亞洲國家擁有大量美軍小孩包括韓國、沖繩(日本)、柬埔寨、寮國、泰國、菲律賓和越南。以 Vietnamese Amerasian Resettlement 的報告來看越南的美軍孩子的數據,國會估計1987年約有20,000至30,000名美軍孩子及其家人居住在越南,但到1994年已有超過75,000人離開該國前往美國定居。亞洲國家其中,許多美軍小孩是在越美戰爭的期間出生的。本報告會進一步地說明以及深入地研究越南的美軍孩子。

 

二、研究問題

本研究解釋中想解決的具體問題如下:

研究問題 (一) 透過查詢資料,美軍小孩的生活如何?

研究問題 (二) 透過查詢資料,社會對於越南美軍孩子有什麼看法?

研究問題 (三) 透過查詢資料,美軍孩子與移民和多元文化有什麼重大影響?

 

貳、文獻回顧

一、美軍孩子的名詞之相關研究

1975年初,當越南取得勝利時,在越南美軍孩子被稱為「con lai」,暫時翻譯為混血兒、或「bụi đời」,暫時翻譯為無家兒。「bụi đời」的其他釋義: 1. 生的苦與甜_人生有許多塵埃 (Lê Văn Đức越南詞典); 2. 流浪、無家可歸、失業、街頭兒童 (越南大詞典); 3. 過著流浪的生活方式,打零工,或乞討或偷竊來謀生,常常被人看不起_過著非常艱苦的生活、他們太粗暴了、街頭兒童(越南大詞典); 4. 孩子們貧窮,無家可歸,四處流浪尋找食物_他從一個流浪兒童,變成了一個勇敢的士兵(Nguyễn Lân 越南詞典); 5. 英文釋義: dust of life-暫時翻譯人生的灰塵是指城市街頭生活的人,也有「bụi đời」指街頭兒童或少年黑色會團體。此詞最初用於指稱來自鄉村、到城市尋求庇護的人口,出現於1930年代。目前此詞指街頭兒童或少年團伙的成員,現出一個被遺棄的孩子的形象,像塵埃一樣無目的地遊蕩。當前在越南「bụi đời」通常指流落街頭或流浪的年輕人。與之相關的是「流浪者」這個詞,是指因與家人不和而自願離開家,流落街頭的人(Wikipedia)。

加上,在越南1957年,電影公司Trường Sơn出版了一部黑白電影稱為「Bụi Đời」,導演Lê Mộng Hoàng (本部電影根據作家Võ Đình Cường的小說Những Hòn Sỏi)。這部電影的內容講述的是戰亂時期南方城市孩子們的漂泊生活。

圖1: 電影的海報1

圖2: 電影的海報2

此外,自1989年起,得益於音樂劇《Miss Sai Gon》- 西貢小姐中的一首歌,西方語言中的「bụi đời」開始流行,此詞用來指越美戰結束後留在越南的美亞混血兒童。

歌手: Peter Polikarpoo

歌詞: Alain Boublil

音樂: Claude-Michel Schoenberg

此歌詞為美軍對於越南美軍孩子擁有深刻的感情,此歌描述越南美軍孩子的出生情況與困難生活,美國兵軍無法忘記他們欠這些孩子父親以及與他們從未知道的充滿愛的家。

圖3: Miss Sai Gon海報

 

二、越南美軍孩子之相關研究

越南裔美國人:歷史、教育與社​​會背景(2021)。來自越南的美亞混血兒:加州研究 (1994)。美國的教育、就業和家庭狀況 (03/1994)。越南美亞混血兒的生命歷程 (2019)。越南美亞混血兒:在美國的同化與調適問題 (10/22/2008)。

 

參、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文獻研究之研究方法。本研究透過網路、文章、電影、歌曲、等來收集資料,並且能夠分析和比較。從此可以更多理解越南美軍孩子之研究的意義。

肆、研究結果

一、社會於「美軍孩子」的看法

研究問題 (一) 透過查詢資料,美軍小孩的生活如何?

研究問題 (二) 透過查詢資料,社會對於越南美軍孩子有什麼看法?

當越美戰爭時期時,許多美軍小孩遭受社會恥辱。只要與美國士兵有血緣關係,那些小孩就被認為與亞洲國家的軍事敵人有聯繫而面臨更多的排斥。1975年初,越南取得勝利後,共產黨人對美軍孩子表現出積極的敵意,並嚴重歧視他們和他們的母親,美軍小孩在越南的處境嚴重惡化。另外,他們還被拒絕了良好的教育和工作機會,而這些在共產主義制度下本來就很稀缺。當時,在越南美軍孩子被稱為「con lai」混血兒或「bụi đời」無家兒。本地人對於美軍孩子出現這種看法不是以人跟人對待的角度來看而是以人民在最苦難的戰爭後的角度來看。在那麼敏感的期間只要看到非亞洲外觀的人就立刻觸發戰爭事情的提醒了,因此這種社會看法的理由不是好壞的問題,而是對於遭受美軍戰爭的慘人來說是一個非常可以理解的事情。

 

二、美軍孩子對移民事件的影響

研究問題 (三) 透過查詢資料,美軍孩子與移民和多元文化有什麼重大影響?

1978年之後,當越南難民試圖透過海路離開越南引起世界的關注時,美國政府開始願意接受他們進入美國。依照以下的圖表1來看,從1978年合法永久移民者數量開始增加(589,810移民者)。1979年之後,第一批越美混血兒透過有序離境計畫(Orderly Departure Program - ODP) 與其他越南難民一起抵達。該計畫對於難民看起來相當理想,然而該計劃並沒有滿足美亞混血兒的所有特殊需求。美國的參議員,Jeremiah Denton,花了三年的時間提出並為後來的《1982 年美亞移民法案》而奮鬥。1982年10月22日,該法案成為法律。美亞混血兒有父親是美國人和母親是亞洲人(韓國、沖繩(日本)、柬埔寨、寮國、泰國、菲律賓、台灣 和 越南)以及出生在1950年1月1號至1982年10月22號的之間都能移民到美國

 

圖表1: 1978年合法永久移民者數量開始增加。

依照以下的圖表2來分析,其中的1991年移民到美國的人數達到最高的數量(1,826,595移民者)。並且,從1978年到1996年,在此18年的期間可以看到移民者的數量移民到美國明顯地越來越提高。這段期間對於美國有重大的影響。

 

圖表2: 合法永久移民者數量在1991年達到高峰。

從難民變成移民者,他們在美國也收到不少的不同意見,所以他們花了時間和努力來適應新的環境、新的文化而創造自己的生活。從“美軍孩子”的因素,我們可以理解他們發生了什麼事情以及他們如何使美國成為多元文化國家。

 

參考資源

1. Immigration to United States: Amerasian children (2011)

https://immigrationtounitedstates.org/category/60-family-issues

2. Wikipidia: Amerasia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merasian#:~:text=According%20to%20the%20United%20States,The%20Amerasian%20Foundation%20(AF)%20and

3. Concern World Wide US: Six causes of forced migration (06/29/2019).

https://concernusa.org/news/forced-migration-causes/

4. Report to Congressional Requesters: VIETNAMESE AMERASIAN RESETTLEMENT - Education, Employment,and Family Outcomes in the United States (03/1994).

https://www.gao.gov/assets/pemd-94-15.pdf

5. Thanh Thúy: Đạo diễn Lê Mộng Hoàng (02/25/2017).

https://thanhthuy.me/2017/02/25/dao-dien-le-mong-hoang-cay-dai-thu-cua-dien-anh-mien-nam-da-ra-di/

6. 越南詞典: https://chunom.net/Tu-dien/Y-nghia-cua-tu-bui-doi-7235.html

7. Wikipedia: Bui doi

https://vi.wikipedia.org/wiki/B%E1%BB%A5i_%C4%91%E1%BB%9Di

8. Cover Nhạc Việt: (Điện Ảnh VNCH) Bụi Đời (Phim Đen Trắng1957)

https://cdnhacviet.blogspot.com/1970/02/ien-anh-bui-oi-1957.html

9. Academic Accelerator Logo: Bui Doi

https://academic-accelerator.com/encyclopedia/bui-doi

10. The Washington Post: Legacies of war (04/17/2015)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graphics/world/vietnam/#:~:text=They%20were%20called%20%E2%80%9Cbui%20doi,%E2%80%9Cthe%20dust%20of%20life.%E2%80%9D

11: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American Education and Advancement: Vietnamese Americans: History, Education, and Societal Context (2021)

https://docs.lib.purdue.edu/cgi/viewcontent.cgi?article=1201&context=jsaaea

12. The Amerasians from Vietnam: A California Study (1994)

https://renincorp.org/other-publications/handbooks/amerasn.pdf

13. VIETNAMESE AMERASIAN RESETTLEMENT: Education, Employment, and Family Outcomes in the United St&es (03/31/1994)

https://www.gao.gov/assets/pemd-94-15.pdf

14. Research at Birmingham: Life Courses of Amerasians in Vietnam (2019)

https://core.ac.uk/download/pdf/222829578.pdf

15. 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Social Work 6: Vietnam Amerasians (08/1997)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38596327_Vietnam_Amerasians

16. Immigration Policy Institution (MPI): Legal Immigration to the United States, 1820-Present

https://www.migrationpolicy.org/programs/data-hub/charts/Annual-Number-of-US-Legal-Permanent-Residents?width=850&height=850&iframe=true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